汽车上的成人安全带和安全气囊为何不适用于儿童呢?
1由于儿童的骨骼稚嫩而且身高、体形发育尚未健全,若直接使用汽车安全带,当汽车发生碰撞时,斜跨身体的安全带可能会造成儿童胸部肋骨骨折、窒息甚至颈骨折断的危险。
2成人使用安全带时,安全带在离脖子有一定的距离的位置穿过,在遇到急刹车等情况时可以有效避免安全带割伤脖子;如果让孩子使用车上的安全带,上海儿童安全座椅厂,由于身高较低,成人安全带直接从孩子的脖子位置穿过,一定遇到急刹车,安全带不但起不到保护作用,儿童安全座椅,而且还有可能直接成为凶手,割伤孩子的脖子。
3使用成人安全带时,由于孩子的体重、体积较小,一个急刹车孩子就可能从安全带和座椅的间隙滑出去。
很多人在购买汽车的时候都会很在乎汽车有没有安全带、安全气囊等安全保护系统;这些保护系统也就是在特殊的情况下才发挥作用。但是到了决定要不要购买儿童安全座椅的时候,他们就会认为安全座椅没有怎么用,遇到交通事故的概率很低,而较终不购买使用儿童安全座椅。这岂不是自我矛盾吗?
论安全座椅使用对儿童安全教育的重大意义
随着安全座椅知识的推广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在关键的时候,安全座椅可以救孩子一命。但是很多人会认为车祸只是小概率事件,因此决定不使用安全座椅。我想他们都忽略了一个事实,那就是安全座椅使用不仅仅能防止意外的发生,而且会潜移默化地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。而这会让孩子受益终身。
写这篇文章之前,我想到的是中国的交通安全教育缺失非常严重。看看我们的身边:“中国式”过马路已经“**于世”;在二三线城市,司机不使用安全带是一种普遍现象,甚至很多人还嘲笑使用安全带的人怕死;买卖,驾照和驾照分的现象也非常普遍......这些现象背后都藏着生命隐患,也显示国人对生命的忽视和冷漠。
或许有人说,这都是因为我们这代人整体性的交通教育缺失。我们小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车辆、没有那么多马路,很多人受教育时间都很短.......没错,可是对于我们的下一代,又该如何教育?
和“中国式”过马路同样**的是“德国式”过马路。有个笑话讲,在欧洲一座旅游名城的街头,游客熙熙攘攘,无法分辨他们的国籍。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,还在等红灯的人,无疑就是德国人了。夜间车稀人少,别的地区的人早就灵活地过了马路,哪管红灯绿灯, 只有较真的德国人还在等啊等。你或许也跟着嘲笑德国人的严谨,但是德国人的回答或许会让你静下来思考,上海儿童安全座椅专卖,他们是这么解释的:我过马路虽然安全,但可能马路周围某个居民区的某个孩子正从窗口看见我,他会跟我学,而在德国交通事故中儿童的伤亡率是非常高的。
世界上的孩子都是一样的善于模仿,很容易受到大人行为的影响。所以,当我们过马路时、上车决定是否要扣上安全带时,除了考虑生命安全,也应当考虑一下对于孩子的影响。
有一个妈妈告诉我,她买儿童安全座椅,其实不仅仅是为了预防意外的发生,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可以解放双手,更重要的是她想借此告诉她的孩子,上海儿童安全座椅**,要爱护自己的生命,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,因为这才是对孩子较,大的保护。